常德日报记者 姜美蓉 文/图
7月28日7时许,胡春林便背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客户家门口,他怀里抱的纸盒里冒出一只小奶狗的头。“他前几天散步的时候捡的,还只出生几天,怕它饿,这几天搞事都带起跑。”周小英边嗔笑地说道。胡春林则嘿嘿笑着说:“不碍事,它蛮乖,我放门口,得空多喂他几次奶,不影响做事的。”
就这样,两人一边斗嘴,一边将沉沉的行李放下,一一取出各种保洁器材,从吸尘器到各种抹布,从除胶液到各种洗涤液,林林总总有好几十种。
“天气太热哒,争取早点开工,早点搞完。”记者发现,一大早两人的衣服已经全湿透了。
“习惯了,我们最近的业务都是以新房开荒为主,基本都是在没有空调的环境里做事,一天下来,衣服不知道要湿多少次。”周小英说,“7月份快结束了,我们这个月才休息了2天。不过有事干就成,我们很多业务都是老客户介绍的,要对得起人家的信任。”
夫妻俩当天的任务,是一套130平方米新房的精细开荒保洁。“工作环境算很好的了,没得灰。”胡春林指着屋里介绍。
在行内,开荒保洁分为粗开荒和精细开荒,既是体力活,也是技术活。粗开荒是硬装结束后的第一次大卫生,主要包括清理各种装修过程中的残留物,以及全屋除尘。精细开荒则是家具全部进屋后的大扫除,要达到入住标准,考验的是一些细节要做到位,比如玻璃窗户和边边角角。“今天的这家是多年的老客户,家里大大小小的保洁工作都是找我们。客户信任我们,我们也不能辜负是啵。”
“以前在工地上干活,气温达到40度以上是常有的,早习惯了。”只见两人分工协作,十分有序,擦玻璃、清柜子、抹地面,一会儿就拉开了架势。胡春林半跪伏在地上,一点点铲除瓷砖地面残留的胶印,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不断淌下,流进脖子里,汗水在他洗得发白的工服上晕开大片湿迹,又迅速凝结成白色细小的盐粒。周小英架起人字梯,在高处仔细擦拭着柜子积尘,每抬手一次,汗水就顺着脸颊滑落,围在脖子的毛巾一会儿就可以拧出水来。
中午,趁着他们吃盒饭的空隙,记者和他们聊起天来。夫妻俩是鼎城区镇德桥镇人,前些年在一直在外打工,胡春林做建筑工人,周小英做客房保洁,但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,工资越来越没保障。两人一合计,干脆回常德来干,可以照顾家里老小。就这样,两人一头闯入家政保洁的行当。一晃眼,今年已经是做这行的第五个年头。
万事开头难。起初的一年多时间内,两人的业务主要是靠挂靠的家政公司派单,“按工时算,高峰期一人能挣四千元左右。我们干的是体力活,但干这行相对自由,家里有农活要忙的季节,就可以调剂几天。所以就这么坚持下来了。”
靠着踏踏实实做事,两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,也慢慢积累了很多回头客。“现在最忙的季节是春节前三个月,基本是全月无休,每天工作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,每人一个月都能挣万把块。我们每年都指着那几个月存下一笔钱来,因为春节后的3个月是淡季,一个月赚的钱只够平日一家人的开销。”
“我们俩没事的时候会上网,跟着一些更有经验的博主学,看他们怎么能做得又快又好。”周小英说,通过在线上、线下向别人学习,他们也积累了一些独门妙招。
开荒的粗活只是序章,有时候,精细活才是考验。前年冬天,一位业主家中的玻璃在装修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,两人在现场尝试了各种方法仍然收效甚微。无奈中,他跟客户积极沟通,承诺再想办法,改天上门返工。晚上回家后,两人先是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,第二天一大早,又前往商店找寻合适的清洗剂,终于在几经折腾后让玻璃恢复一新。
客户感动之余,积极推荐了身边好几位朋友请他们做年底的大扫除,更牵线为夫妻俩引见了一家装饰公司的负责人,几单合作下来,负责人发现两人做事踏实,为人老实,便放心地把公司新房开荒的大单子都交给他们打理。因此,本该冷清的夏季装修淡季,胡春林夫妻日程单上依旧排得满满当当。
从零星接活到客户转介,汗水浇灌出的信任之树枝繁叶茂。五年光阴流逝,夫妻俩靠着“做老实人,干本分活”的朴素道理,在行业内牢牢站稳了脚跟。
17时,经过连续10个小时的奋战,一天的工作终于圆满收工。离开时,只听“叮”的一声响,胡春林的微信收到了当天的工资转账。“出一份力就有一份收入,还能得到认可,干得也开心!”夫妻俩一边收拾一边感叹,离开时,胡春林抱着小狗咧开嘴直乐。
记者手记:
劳动者的底气
姜美蓉
走进胡春林和周小英的工作现场,一股热浪扑面而来。高温中,他们的手头不曾停歇,神情始终从容。对这对夫妻来说,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,便是他们用汗水筑起的生活底气。
这份底气,并非偶然。五年间,从建筑工转行到家政保洁,他们靠着“做老实人、干本分活”的朴素信条,一步步在全新的行业里扎根。他们通过互联网自学清洁妙招,解决客户难题,硬本领成了立足之本;他们用寒冬深夜的返工承诺,换来夏季日程满满的订单,这是市场给老实人的回馈。正是这份诚信和口碑,让他们在行业淡季也不忧生计。
在这个略显焦虑和浮躁的时代,这对普通夫妻的故事如夏日的清泉,告诉我们,劳动者的底气,不是靠偶然的捷径,而是要凭双手去获取。